在纽约品尝回民拌面和大盘鸡
在纽约品尝回民拌面和大盘鸡
    布鲁克林羊头湾(Sheepshead Bay)的Lagman Housec餐厅提供东干食物,东干人是19世纪晚期逃离中国的迫害,定居在俄罗斯帝国的中国穆斯林。餐厅里的特色菜是手工拉面,汤底是一种红色的牛骨肉汤,加入了纳帕卷心菜、绿豆和白萝卜。       Ashlyanfu是一种沙拉,它将耐嚼的拉面和绿豆凉粉放在一起。配料包括煎蛋卷、炒过的牛肉、番茄、黄瓜、青椒和芹菜。调料则是醋和热油浸泡过的大蒜,以及像猩红色火药一样的红番椒。       店主Damirzhan Azimov一家。Damirzhan和他的妻子、厨师Gulshat Azimov在哈萨克斯坦南部的东干村长大。       Gulshat Azimov在制作拉面。       筋馍馍(Jin momo),一种蒸熟的蓬松面包。       Huashi是一道有六种肉丸的汤。       甜点: 糖馍馍(ton momo),一种半圆形的卷饼,外皮很脆,馅料是杏子、葡萄干和核桃的蓬松混合物;馓子,一种细长的麻花辫状的油炸面食;还有鞑靼传统甜食chak-chak,一种裹了蜂蜜的油炸面饼。       招牌上的“东干美食”不太显眼,但Lagman House可能是纽约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东干餐厅。      
杜拜阿拉伯旅游展 台湾清真美食挂保证
       「阿拉伯旅游展」是中东规模最大旅展,台湾馆今年为抢攻金字塔顶端商机,不仅让台北的中国回教协会推广穆斯林友善旅游环境,也强推海湾旅游年,让中东旅人享受海湾风情。    第25届阿拉伯旅游展(Arabian Travel Market)昨天开锣,台湾馆也彩剪开幕。    辖区涵盖中东、印度、纽澳的交通部观光局新加坡办事处主任林信任今天告诉中央社记者,台湾近年全力建构穆斯林友善环境,清真认证餐厅、饭店、休闲农场突破150家,穆斯林旅游指数成长幅度,更高居非伊斯兰旅游国第2名。    林信任指出,这次赴中东参展的台湾代表团,除经营穆斯林旅行社,也有来自台北的中国回教协会,全力推广在台湾获得清真认证的店家给当地旅行业者,持续传达在台湾清真美食住宿及旅游安心的讯息。    林信任表示,在中东各穆斯林国家中,赴台湾人数前3大市场成长最快的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他认为,阿拉伯人家族凝聚力极强,赴台湾高端旅游经由口耳相传将人数逐年拉升,由于阿拉伯文化底蕴深厚,台湾文化观光势成一大卖点。    驻杜拜台北商务办事处处长杨司恭指出,杜拜旅客消费能力高,许多当地友人都是搭乘商务舱,甚至头等舱赴台湾旅游,对台湾更是赞不绝口。    今年台湾代表团先赴阿曼王国办理旅游推广会,再参加杜拜阿拉伯旅游展,诸如书法老师辜琪钧、茶艺师刘景源及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留声姬乐团均成这次台湾馆最大亮点。    第25届阿拉伯旅游展(Arabian Travel Market)22日起举行为期4天展览,极具人文特色风情的台湾馆也吸引大批中东买家。  
沙国解禁电影院 关闭35年终可重新开张
       沙特阿拉伯今天解除对电影院长达35年禁令,这是大权在握的王储穆罕默德.沙尔曼(Mohammed bin Salman)所进行系列社会改革的一部分。他的改革撼动这个极端保守的王国。    英国广播公司(BBC)与法新社报导,沙特阿拉伯文化与信息部于声明中说:「商业电影院将获准自2018年初起营运,这是35年来的首次。」声明也说,政府将立刻开始核发电影院的营业执照。    尽管保守派反对,当局仍允许电影院解禁,代表沙特阿拉伯的风格转变。沙国正推动名为「愿景2030」(Vision 2030)的全面改革计划,包括促进娱乐业。    信息部长阿瓦德(Awwad Alawwad)于声明中表示:「这象征着沙国文化经济发展的分水岭。」    强硬派认为电影院威胁文化及宗教认同,他们曾在80年代关闭电影院扮演要角。    沙特阿拉伯最高阶教士曾于1月警告,电影院是「邪恶的」,会使道德腐化。    但当局似乎对此威胁不以为意。    长期以来,沙国电影制作人认为,在YouTube时代禁设电影院毫无意义。    
国际阿拉伯语日 政大展多元服饰认识当地文化
国际阿拉伯语日 政大展多元服饰认识当地文化
       近日适逢「国际阿拉伯语日」,政治大学今天举办特展,展现多元阿拉伯服饰,认识阿拉伯文化。    联合国大会1973年12月18日将阿拉伯语正式纳入官方工作语言,自此,便以每年的12月18日作为国际阿拉伯语日,纪念并推广这个美丽的语言。政治大学阿拉伯语文学系花了一年多筹备国际阿语日活动,今天在政大达贤图书馆热闹登场。    阿拉伯语是全球流传最广且最多人使用的语言之一,每天有将近4亿5000万人说着阿拉伯语。今天到场共襄盛举的约旦办事处处长诺贝尔(Nabeel Al-Tel)表示,在人类文明发展的长河里,产出不同层面的深远影响,期待阿拉伯语日成为所有阿拉伯语使用者展现身分认同、庆贺文明成就的一天。    从古至今,阿拉伯语扮演科学、人文知识的传播媒介,对于人类历史与文明的发展贡献非凡。沙特阿拉伯商务办事处代表艾德尔(Adel Fahad A. Althaidi)提及,沙特阿拉伯提出的2030王国愿景也相当重视阿拉伯语教学与传承,非常开心可以见到台湾对于阿拉伯语的重视。    政大校长李蔡彦特地换上阿拉伯传统服饰致词指出,阿语系历史悠久,做为全台唯一教授阿拉伯语的学系,多年为台湾培育无数经贸与外交人才,盼设立展览促进学生对阿拉伯文化的理解。他表示,政大每一年都有针对不同国家文化的特展,鼓励学生把握机会参观,深化国际视野。    政大阿语系透过新闻稿介绍,这次国际阿语日举办特展,展现多元阿拉伯服饰,打破大众对阿拉伯服饰刻板印象,展览从今天起至21日连续3天,一般民众都能到达贤图书馆外厅体验;展示皆有中文、英文及阿文,盼透过实体服装展示,一窥最真实的阿拉伯。     阿曼王国商务办事处处长Sulaiman Sultan Salim AI Mughairy(左起)、沙特阿拉伯商务办事处代表艾德尔、政大阿语系系主任苏怡文与文化部文化交流司司长桂业勤19日为活动剪彩。(图取自政治大学网页nccu.edu.tw)